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同饮一江水 共抓大保护 长江入河排污口试点排查为长江水质改善奠定基础

更新日期:2019-03-28
摘要:我们都不知道这里有个管子。江苏省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新区)安全环保部副部长戴国庆感到非常惊讶。在他面前的是长江入河排污口试点排查小组的工作人员,以及一个在厂区...

  “我们都不知道这里有个管子。”江苏省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新区)安全环保部副部长戴国庆感到非常惊讶。在他面前的是长江入河排污口试点排查小组的工作人员,以及一个在厂区围墙下直径5厘米的排水管。

  摸清长江干流底数,不放过一个“口子”。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试点排污口摸底排查,排查小组摸着石头过河,实现了方式、理念和机制的三大转变,为扎实推进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四大任务,以及长江水环境质量改善奠定了基础。

  转变工作方式,织就空地水下一体化排查网络

  “嗡嗡嗡”响的无人机在长江沿岸巡视。岸边,排查小组工作人员紧盯监测屏幕,解译无人机上搭载的红外线热成像设备拍摄的图像;水上,排查小组根据岸上小组提供的信息,驾船驶向离岸排口;水下,探测机器人利用声呐对水下管道进行精确定位……

  在泰州市97.8公里长、4公里纵深、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的长江岸线上,一张空中、地面、水下一体化排查网络正在铺开。

  “长江流域尤其是下游,水位高,水文、产业等情况复杂。”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应急技术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虢清伟介绍说,尤其是泰州地区地势较低,很多河道是感潮河道,受长江潮汐影响较大,一些排口经常会被江水淹没。“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现场勘查方式,排查难度很大。”

  排查组工作人员需要对所有向长江排水的“口子”进行排查,实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目标。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借鉴。“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生态环境部执法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在这场硬仗中,生态环境部转变了以往依靠人力现场勘查的工作方式,将卫星遥感、无人机、水下探测机器人等高科技手段与人工现场勘查紧密结合,实现各种监测手段优势互补,织就了一张空中、地面、水下一体化的网络,让排污口无处遁形。

  “航拍疑似点位在App中较为准确,基本都能准确找到。”第五排查小组组长、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调研员徐晓春说,第五组在一个废弃工厂围墙外找到了一个无人机航拍发现的疑似排口,“这个排口隐蔽在茂密的草丛中,如果只凭借人眼观察现场很难发现。”

  短短两天半的时间,有的小组步行路程总计30多公里。“如果不是在现场排查前使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进行排查,明确了排查目标,排查小组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艰巨的排查任务。”很多排查组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科技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排查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转变工作理念,一切为了长江大保护

  工作思路和理念的转变,是此次长江入河排污口试点排查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

  “这次我们要‘向前看’,不再‘向后看’。”生态环境部执法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排查的主要目的是要全面、彻底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数,真正查清楚。而这次的“查清楚”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全口径”的排查,“口子”的数量肯定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加。对这一点,一些地方一些人有顾虑,担心“口子”一下子多了,会不会被问责。“这个心结不打开,地方有抵触,排查工作一定做不好。”生态环境部执法局这位负责人说,“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将今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给基层‘减负’,重要的就是‘思想减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帮着基层精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让大家在排查工作中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

  除了生态环境部门转变工作思路,地方政府的理念也有了较大转变。

  “选择泰州市是有一定原因的。”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以下简称“卫星中心”)遥感控制部副主任杨海军告诉记者,早在去年10月,泰州市已经在全国率先启动“长江大体检”,推动卫星中心在泰州设立全国地级市首家遥感应用基地,开展泰州市生态环境遥感日常和应急监测等应用合作。

  泰州市的主动不仅表现在与卫星中心的合作上,在整个排查过程中,泰州市政府全力支持排查工作。“当地协查人员非常配合我们。”第三排查小组组长、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孙华的感受代表了很多工作人员的想法。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zhongtian@wxzthb.com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