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从175家到16家:一个电池之都的转型路

更新日期:2018-12-18
摘要:本着让全村人不仅有饭吃、有活干,还要有一定财富的初衷,张天任带领新川村民们甩开膀子合伙干起了电池厂。 这一干就是32年。 让张天任至今仍印象深刻的是近13年间长兴铅蓄电...

  本着让全村人不仅有饭吃、有活干,还要有一定财富的初衷,张天任带领新川村民们甩开膀子合伙干起了电池厂。

  这一干就是32年。

  让张天任至今仍印象深刻的是近13年间长兴铅蓄电池产业所经历的两次变革。后来,一直被长兴人骄傲地称之为两轮“转型升级之路”。一次发生在2005年,另一次是在2011年。

  这两次转型升级彻底改变了长兴原有的电池产业格局。

  从最初的175家到61家,再到最后的16家,长兴铅蓄电池企业在一轮轮“洗牌”中大幅减少,整个产业却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实现了产值增长超13倍,天能、超威两大集团成为千亿级龙头企业,引领整个行业发展。

  彼时,张天任不仅是执掌天能集团的董事长,亦是浙江省蓄电池行业协会会长。在他看来,关停“低、小、散”污染企业,同时进行收购、兼并和整合,最终让长兴电池产业重获了新生,并促使环保和经济获得双赢,“这条路子是走对了”。

  从创业伊始的简单初衷,到产业“洗牌”后“既要有钱花,更要有好的环境”,这其中的转变,张天任深知意味着什么。

  当记者在人群面前问他,天能当年面临怎样的“转型之痛”、考虑最多的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有一种算长远账、算大账的智慧:“做企业有长远眼光,就不会计较眼前得失,而会考虑的更全面、更长远。尽管我们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很痛苦,面临各种阻力,但我们相信这条路是对的,并坚定地走下去,动力就源于此。”

  “如果当时不下决心淘汰落后装备和工艺,不创新技术,我们不可能走到今天。”张天任说。

  浙江湖州市长兴县现在被誉为“中国电池产业之都”,但谁能想象就在几年前,电池产业曾给其环境造成的伤痛,长兴也因此爆发了轰动全国的“血铅事件”,离此不远的德清县,亦是如此。一时间,整个行业被推至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此后掀起的环保整治风暴,又使长兴在痛定思痛之后面临着另一场“阵痛”和博弈。

  两轮“洗牌”

  从企业总数175家减至16家,从总产值17.31亿元升至246.32亿元,从“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控区”到“重金属污染防治示范区”,这是两轮“洗牌”给长兴电池产业带来的变化。

  而此前很长一段时期,长兴产业结构先天不足,偏高能耗、高污染,“低、小、散”产业布局严重阻碍了长兴经济健康发展。除了小蓄电池厂外,长兴县还有小石粉厂、小化工厂、小皮革厂等,杂乱分布于各个角落。

  可以想象,在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近200家铅蓄电池厂分散生产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张天任说,当时很多企业是手工作坊式的,既无营业执照,也无环保设施,可以说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这里电池产业最早兴起于改革开放初期。张天任告诉记者,当时农村有大量富余劳动力,他和村民集资创办了天能,那时每人投资500元到800元,这在80年代的农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那时,当地电池生产几乎无任何环保措施。张天任坦言,刚进这个行业第一天就目睹了电池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酸水、废水排放就是挖两个坑,一个坑里放上石灰,把酸性中和一下,再淌到另一个坑自然渗透掉,铅污泥在坑里沉淀,就是这么简单的环保。”

  此后的十多年间,全国多地相继爆发“血铅事件”,长兴也深陷其中,当地居民铅中毒、庄稼铅超标,地下水也被污染,整个村子被迫买水喝。

  这种困局在两次转型升级后才得以扭转。2005年首轮整治,175家铅蓄电池厂锐减至61家,企业技术装备由手工转向半自动化;2011年第二轮整治,企业再次兼并重组减至30家。现在实际在产16家,全集聚在工业园区。长兴铅蓄电池产业的疯长格局就此终结。

  转型阵痛:一场“利益博弈”

  张天任深感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和红利。

  在天能集团办公楼一间会议室里,他告诉记者,这是一场“利益博弈”,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当长兴全县正大刀阔斧进行首轮电池行业整治时,天能迎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次转型让张天任记忆犹新。他没有率领公司完成类似“蛇吞象”式的惊人收购,他所引领的是一场电池行业的自救。

  在“洗牌”中,天能、超威两家企业兼并了当地大大小小数十家传统电池厂,这让此后的天能、超威获益匪浅。2007年,天能集团旗下天能动力(00819.HK)以“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上市。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zhongtian@wxzthb.com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