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押违法排污企业设备。 邯郸市环保局供图
突击夜查重点企业治污设施运行情况。 邯郸市环保局供图
中国环境报记者张铭贤 通讯员冯涛
“河北省邯郸市以落实新环保法为重点,坚持查企与督政并举,严格执法与规范执法并重,敢较真,敢碰硬,树立了执法权威,为改善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邯郸市环保局局长崔红志向记者介绍,“2016年,邯郸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21件,罚款5815万元,较上年增加1244万元;其中市本级立案查处148件,罚款2048万元;全年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38件。做到了环境执法重量也重质。”
据了解,河北省邯郸市推行全员全域全时执法,实现了执法主体全覆盖,执法领域全覆盖,执法时段全覆盖。查企与督政并举。自2015年开始,邯郸市坚持每季度对100家单位实行“六个一批”公开处理,截至目前,已对800家单位进行公开处理,成为邯郸治污的品牌措施。
推动执法全覆盖
对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基站未批先建处罚60万元、非法处置危险废物处罚81万元,首开对三大运营商处罚先河
据邯郸市环保局局长崔红志介绍,“推进执法主体全覆盖,邯郸市不断强化处室执法职能。自去年开始,邯郸市环保局要求法规、许可、辐射、自然等10个具有执法职能的处室,都要履行相应的执法职责。2016年,邯郸市环境监察支队处罚1639万元,其他9个处室共计处罚409万元。”
此外,邯郸市还进一步加强基层县级环保局执法能力建设和提升,每季度在全市环保局长会议上,对各县(市、区)执法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年度单项表彰,这一措施提高了基层县级环保局执法的积极性,规范了执法行为。
2016年4月,邯郸市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在对某企业进行双随机监察执法时,发现这家企业焦油储存库出油管输出焦油进入油罐车时,未采取挥发性有机物(VOCs)回收措施,致使焦油废气直接排放进入大气,环境执法人员对这家企业进行立案查处。
“这是新大气法实施以来,邯郸市针对VOCs违法排放进行的首次立案处罚。”邯郸市环保局政策法规处负责人介绍。
事实上,这样的“首次”在邯郸市的执法中已不新鲜。
减少监管死角和盲区,邯郸市在执法中推行执法领域全覆盖,既突出传统产业、重点企业,也延伸到新领域、新行业。
据了解,2016年,邯郸市对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基站未批先建处罚60万元、非法处置危险废物处罚81万元,首开对三大运营商处罚先河。
对未按要求安装在线监控设施的10家医院处罚80万元,强化了对医院等单位的监管。
另外,邯郸市还开展了汽车维修店废机油处置、加油站油气回收、生活服务行业VOCs治理专项执法检查,针对VOCs违法排放进行处罚。
“白天不敢开工,晚上偷偷生产”,这是不少环境违法企业惯用的伎俩。
为打消企业的侥幸心理,邯郸市在执法中推行执法时段全覆盖,按照“三不三直”要求,采取倒班轮休方式,节假日、双休日和凌晨、夜间错时执法常态化。
据统计,2016年邯郸市累计集中突查150余次,周末执法中,发现某钢铁企业违法排污,高限处罚100万元。
重点时期,实行驻厂巡查值守、在线数据监控、空气质量监测“3个24小时”值班。全面推开“双随机”执法,抽查企业2559家,集中开展远程执法16次。
此外,邯郸市还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在主城区空气质量监测点和重点企业安装10套高空瞭望系统,对5家重点企业安装工况监控系统,开展无人机航拍巡检。
实行在线监控旬通报和重污染天气烟气在线日报告制度,2016年共对308个超标数据第一时间查处到位,对2033个异常数据第一时间核实整改到位。
“六个一批”成治污品牌
被约谈乡镇齐抓共管;被约谈卫生局辖区内医院锅炉均更换为清洁能源;被约谈住建局对辖区内建筑工地进行高标准整治
邯郸市自2015年开始,坚持每季度对100家单位实行‘六个一批’公开处理,即对10个乡(镇)、部门和企业公开约谈,对10家企业挂牌督办,对10起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10家企业违法排污设施实施查封扣押,对10家企业行政处罚,对50家企业关停取缔或停产整治。